【中美貿易戰】中國進口美大豆創5個月新高 大型採購卻未兌現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9/07/30 11:41

最後更新: 2019/07/30 11:43

分享:

分享:

在中美高層展開新一輪貿談之際,美國農業部周一表示,上周對中國大豆出口創下5個月新高,而美國共檢驗了9批共約60萬噸出口中國的大豆。不過,這批大豆是兩國在5月談判破裂前定下的採購合約,中國在G20「習特會」後尚未下新單採購美大豆。在會上,中國被指承諾會大規模採購美農產品,美國則表示將暫時不加徵關稅。

事實上,自「習特會」以來,美國已向中國發運162萬噸先前訂購的美國大豆,低於官媒報道的數百萬噸。然而,美國8月底未發貨的大豆或會被取消,並轉入9月1日開始的下一個作物銷售年度,屆時新收穫的大豆將進一步增加季末庫存。

美國農業部周一表示,上周對中國大豆出口創下5個月新高

慶幸的是,期貨國際公司(Futures International)高級農業期貨分析師特瑞(Terry Reilly)預計,南美大豆出口供應將收縮,將使美國新茬大豆在10月至明年1月對中國消費具有吸引力。

中國是美國大豆最大的出口市場,年均從美國購買的大豆超過3000萬噸。自一年多前中國美國大豆加徵25%的關稅以來,中國的美國大豆進口在2018至19年度下降至約1430萬噸,創11年新低。

分析:美國中西部農民最受衝擊

這導致美國大豆庫存截至6月1日達創記錄的4900萬噸,大豆價格大跌,農民的收入受威脅。伊利諾伊大學農業和消費經濟學系教授戈德史密斯(Peter D. Goldsmith)表示,中西部農民在事件中首當其衝,「中西部農民基本上種植兩種作物:玉米和大豆,因此大豆需求的減少,向玉米施加了很大壓力,這反過來增加了(玉米)供應,壓低了價格。」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